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创办
1980年10月23日,“中关村第一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在北京市中关村创办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此兴起。
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第一只政府引导基金,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激流汇聚,奔腾成潮,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中关村诞生。
如今,中关村很多先行先试的政策及做法已遍布全国。与此同时,众多科技企业雨后春笋般在全国涌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34.4万家增加至2022年的45.1万家。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家,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源泉。截至目前,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5万家,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发放
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浙江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局领到一张编号为10101的营业执照,这是我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民营经济在稳增长、促创新、稳外贸、增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以人民币计价的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0.7%、比整体出口增速高3.9个百分点,占出口比重提高至64.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5500余万家,同比增长7.8%;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增长5.1%。
我国第一件专利申请提交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原航天工业部207所工程师胡国华提交了我国第一件专利申请。以此为起点,我国的专利申请走上快车道。
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92.1万件,占全部专利授权数的25.2%,比2012年提高7.9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境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01.5万件,成为全球首个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2023年年末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8件,较2020年年末提高5.5件。
据了解,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100万件分别用时31年、4年和2年左右,突破第4个100万件仅用时一年半。在400多万件有效发明专利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达到四成以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持续为全球创新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武汉东湖诞生
1987年6月,武汉东湖之畔,一座659平方米的闲置营房里,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正式诞生。中国创业孵化载体事业由此起步,一路探索前行,孵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孵化跨越时代的一个个双创梦想。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创业孵化载体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各类孵化载体达到1.66万余家,包括7000余家孵化器以及9400余家众创空间,初步构建了“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化”全生命周期链式服务体系,服务创业团队和企业超过70万家,形成了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网络。
孵化机构内毕业企业累计上市(挂牌)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1/4为孵化器毕业企业。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了一批在产业细分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走出了科大讯飞、大疆创新、寒武纪、达安基因等一批硬科技领军企业。
我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成立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成立。历经36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的阵容也从中关村1家扩展至遍及大江南北的178家。
36年来,国家高新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成为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高成长企业和高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为我国科技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17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8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约14%。国家高新区贡献了全国2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集聚了30%的高新技术企业,4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发明专利,6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形成了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地。2024年1-7月,178家国家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4.1个百分点。
我国第一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开业
1993年12月30日,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建的我国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上海技术交易所组建成立。2020年10月,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开市,依法组织技术成果及技术交易服务,并提供交易结算与交易鉴证服务,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作为改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新途径,技术市场犹如破土春芽孕育而生,到1984年我国正式开放技术市场,再到1993年全国第一家常设技术市场上海技术交易所成立,技术市场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40多年来,我国技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功能逐步完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融通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建有全国性或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40余家,专业性和区域性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00多家,已建设运营的在线技术交易平台达千余家,2023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94.595万项,成交金额6.148万亿元,分别比2022年增长22.5%和28.6%。
全国高新区“第一股”挂牌上市
1994年6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同意中山火炬高新技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5年1月24日,中山火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当年国内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家上市公司,堪称全国高新区“第一股”。2001年2月,中山火炬更名为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炬高新。
“第一股”中炬高新由此载入史册。1998年8月,原国家科委纪念火炬计划实施10周年时,评选“火炬计划实施10年来十大要事”,中炬高新(当时仍为中山火炬)改制并成功上市,被列为十大要事中唯一上榜企业。
中炬高新开创了国家级高新区企业上市先河,成为全国高新区企业“第一个吃螃蟹者”,标志着中炬高新在股份制改革上取得成功,解决了公司与管委会之间的体制问题;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解决了高新区在园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上的资金缺口问题。对推动高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级高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意义深远。
我国第一家留创园在江苏南京成立
1994年9月,我国第一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金陵海外学子科技工业园在江苏省南京市成立。此后,上海、烟台、天津、厦门等地相继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开启了留创园的建设与探索之路。
历经30年的奋斗与坚守,留创园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创载体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之路。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建成并维持运营的留创园达到327家,累计孵化留创企业超5万家,已培育出上市挂牌企业1000多家。留创园在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自主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地留创园有超过3万名留学人员在园区创业或工作,累计吸纳留学人员超过8.5万人,汇聚了近万名国家和省市各级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首选之地、优秀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活力迸发的源泉、区域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对外开放的先锋阵地和重要载体。
我国第一个国家自创区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国家级平台,自创区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担负着开展试点示范和探索有效路径的职责使命。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有23家国家自创区,覆盖21个省区市,涉及60个城市、66家国家高新区。
15年来,国家自创区从建设到发展,成功探索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积累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宝贵经验,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改革的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
截至2022年年末,国家自创区拥有高校院所84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别为440家、252家、833家、676个和97个,占全国总数的82.6%、72.0%、52.0%、42.1%和69.8%,成为我国科技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同时,国家自创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上市企业分别达到11.4万家、11.8万家和2468家,占全国总数的28.4%、26.0%和47.2%。
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
2013年9月,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2013年至今,我国分7批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其中东部10个、中部4个、西部6个、东北2个,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自贸试验区“雁阵”。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部署和实施,凝聚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理念和共识,激发了各地制度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拓展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展示了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十余年来,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人才等方面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站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前列,积极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3600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在国家层面累计复制推广349项改革试点经验,覆盖贸易、投资、金融开放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要素资源流动配置、区域协调发展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上半年,22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039.6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元,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20.8%的外商投资规模和19.5%的进出口规模。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